消费修复的背后,是前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政策成效的体现。展望2021,消费能否延续复苏态势,社零增长何日能够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关键需要解决好五大挑战。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经济成绩单也非常亮眼,全球范围内一枝独秀的经济基本面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否将使人民币在2021年创下新高?年内“破6”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2020年11月,中国对美出口达到46.1%的高增速,全球一枝独秀。拜登新政府上任之后,屡经波折的中美经贸关系又能否重回正轨?
疫情影响之下,为何受疫情冲击更为严重的美国消费市场恢复更快?中美消费走势将会如何?展望2021,中国消费市场能否扭转局面,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零售国?
近来中国国内消费出现提速现象,在我们看来,这得益于疫后企业生产与经济活动恢复、就业与收入预期稳定的背景下出现的消费内驱动力增强,或为四季度乃至明年更加稳健的复苏蓄势。
供需两端带动中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后续居民消费以及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有望在复苏过程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
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接下来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以及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增速下行,金融行业的复苏的确非常快,所以整个中国最新消费的格局比较令人担心的一点,就是疫情冲击拉大了贫富差距。
安倍经济学”得失参半,但在全球走向“日本化”的今天,分析其经验教训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为影响日本乃至全球的重要政策思路,安倍经济学是否会在日本长期延续下去?